10168136_306841636138081_7259403910158664593_n

秉笔直书/黄书琪专栏

“民生议题不要政治化”、“经济问题不要政治化”、“教育问题不要政治化”。这些话很熟悉,吊诡的是,最常这么说的还是政治人物,政治人物动辄叫人“不要政治化”,是这些问题真的无关政治?还是这些政治人物在体制内无能为力?

 

小至民生议题如水沟阻塞、路灯不亮、垃圾没收;大至逢雨水灾、公路意外、环境公害,这些问题没有一项不与政治的决策、治理脱得了关系。

 

一个城市的路灯亮不亮、环境是否整洁,是市长的责任,但环顾全马来西亚,有哪一位市长是民选的?公务员出身的市长不用出类拔萃,只需要完成上头交办任务,稳稳升官就好,地方政府选举与问责是政治问题。

 

再来,公路路洞补了又破、破了又补,问烈日下铺沥青的印裔承包商,手上实得的材料费多少?扣掉第一手承包商坐在冷气房拿工程转手就赚的30%,真正铺路的承包商不用二等劣质材料,无法开饭吃,何况补得太漂亮,下一餐饭不知道要去哪里找。基础工程总是偷工减料,真正有能力做好工程的人无法得标,这是政治体制的透明、廉政问题。

 

环境公害更是政治问题,政府批准稀土搭船千里迢迢到关丹提炼,有毒废料却无法运出国,是哪个贪图短视的政治人物或政府批准这种典当下一代命运的计划?还有,沙令垃圾掩埋场土地神秘出售,明明知道是公共用途的掩埋场,却突然转售,批准卖地难道不是州政府的政治决策?

 

任何念政治学入门者,第一堂课就在学习何谓政治。政治是资源分配,是管理众人之事,是各团体集体决策的一个过程。

 

天天都在决定先处理哪个个案、官位要分配给谁、钱该花在哪个计划上的政治人物,如果还在大唱“不要政治化”,只有两个可能,一是还没搞懂政治;而是因为他们已经在政治体制内无所作为,只能尝试把问题变成“非政治”议题,逃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