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载于《当今大马》12月18日"跨界书写"专栏:
女性政治权益抬头、起步乃至于发展到今时今日,少数国家已经出现女性国家领导人,在国际舞台上与男性一较长才,不过是这一百多年内所发生的事情。马来西亚从独立、组成至今,一直都有让人印象深刻、芳史流名的女性政治、社会人物。
如我国首位女性联合国副常任代表林碧颜、左手执笔右手行医的韩素音,乃至于今时今日社会运动、政坛上诸多巾帼丝毫不让须眉,信手拈来又何止仅受限于妇女组的国阵女性政治人物?
妇女组不是常态组织
环顾世界各国政党,妇女组并不是一个常态组织,不谈最先扬起平权大旗的西方世界国家,在东方世界,最常被拿来当作华人世界民主标竿的台湾,国民党或民进党内从来就不曾有所谓的妇女组。
在马来西亚,妇女组最先的用意是协助在政治竞争上稍处落后的女性,可以先在妇女组中锻炼精进,并且获得固打名额保障,不需要立即与长期占据政治场域的男性竞争,以致完全无法突破。
可是,稍微不慎,妇女组编制在马来西亚政党政治当中,却可能成为限制而非协助提升女性政治竞争能力的工具。
最好的例子就是国阵任何一个政党的妇女组,国阵截至上届大选,都未能提名30%的女性候选人,让国阵政府本身喊了好几年的30%女性决策者的政策沦为笑话。
妇女组不是女领袖的唯一途径
不可否认,在依然许多人视女性为政党政治辅助臂膀的今天,妇女组依然有其存在的必要,但不应该是永远存在的常态性组织,一旦任务达成,即性别平等,女性不再需要妇女组的固打保障亦可与男性在政治舞台上一较高低之时,就是妇女组功成身退的时候。
目前看来,最快能够达至这个目标的正是才召开妇女组首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民主行动党。不熟悉民主行动党政治的人误以为成立40才召开首次全国代表大会,乃民主行动党女性代表不受重视的象征。
但事实恰恰相反,民主行动党立党48年以来,女性都能够与男性工作伙伴在共同平台上角逐竞争,民主行动党的女性政治人物可以在不需要一个特别编制的情况下,打破许多女性无法突破的玻璃天花板。
女性党魁或女性最高领导人是一个重要的性别平等标竿,但不是衡量的绝对标准。民主行动党现任妇女组主席兼全国副秘书长章瑛、全国副主席兼现任雪州高级行政议员郭素沁、沙登国会议员张念群、梳邦再也州议员杨巧双、莲花苑州议员李映霞等等,她们不是因为妇女组组织的高职才获得竞选资格,而是本身就能够在能力上与男性同志一较高低,甚至更甚一筹,才有今日的事业。
因此,以今年才首次召开大会来调侃民主行动党女性政治权力不受重视,可以说是门外汉看性别平等政治,完全没有搞懂妇女组编制的由来、目的与方向。
性平政治性别主流化
马来西亚要成为一个健全的自由民主国家,不止必须脱离种族政治,也必须脱离单一性别政治。即脱离只有男性阳刚气质主导的政治;某些国阵女性领导人或许窜出了头,与男性同志在政治场域中激烈竞争,甚至把同僚一一比了下去,但是,她们所把玩的政治乃是依循过去其男性同僚约定俗成的竞争。
所以在气势、处事、决策上,她们与其男性同僚根本无不同之处,甚至,表现得比他们的男性同僚更阳刚,更霸气;换言之,她们并没有为性别平等政治提供任何养分,只是助长传统阳刚气质政治的气焰。
政治并不是男性专属的场域,因为政治乃资源分配、管理众人之事,女性身为社会中重要成员,国家一半人口的社群,政治是所有女性,任何一种职业、身份的女性必须关注的领域。
因此,确保一个健全的政策制定环境,一个了解、关注国家半数人口幸福的政治场域,不止是女性的责任,更是男性的责任。
性别主流化、性平政治要确保我们的政治竞争、政策辩论不只有阳刚观点或操作方式,而是能够带入少见于马来西亚目前政治主流的女性观点,如重视女性持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女性就业率提升对我国经济的帮助。
性平经济政策
国家幸福之本
我国从1980年代开始,女性劳动人口就停滞46%左右,至今没有超过50%,与周边国家如印尼、菲律宾、泰国相比,我国经济持续忽略本国女性劳动人口,反而严重依赖低薪的外劳人口。
政策方面,政府没有想办法如何解决女性因为家庭育儿羁绊,加之育儿费用高涨、专业托儿服务难觅,导致我国大批女性大专毕业生在进入婚姻后,宁愿放弃事业。
家庭照护不应该只是单一性别的工作,现在家庭分工也不再死板板依照上几代人的习惯,因此,政府政策更应该相应而改,让女性劳动力拥有更多选择。
如弹性工时,让年轻夫妻得以分担照顾幼儿的责任,提供一定税务优惠予愿意在在工作场所设立雇员托儿所的企业,使得我国的高教育女性人口可以投入发展知识经济,协助我国跳离“中等收入陷阱”。
许多政策与与性别平等政治息息相扣,绝对不是只谈单一政策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摆在马来西亚眼前的事实无比清楚,我们唯有提升女性劳动力人口才能谈经济向上提升。
性平政治不只是女性的事情,更不只是惠及女性,性平政治要的是一个尊重个体性格差异、尊重不同性别气质的政治环境,以政策弥平差距,让所有人都能够拥有同等的机率参与社会、经济活动。
女性政治人物要争的不是“姊姊妹妹”那一口气,而是所有个人、家庭、国家的幸福未来。因此,妇女组成立多少年、开过几届大会不仅不是问题核心,甚至是不了解性别平等政治的门外汉才会抛出来的无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