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载于《独立新闻在线》2011年9月16日专栏

【女巫手札/黄书琪专栏】没有钢索演出的马戏团,没有悲情的政治迫害,马来西亚明天去向何方?

纳吉上台30个月,终于痛定思痛,不再耍嘴皮功夫,正式对外宣布国阵政府将动议废除恶名昭著的《1960年内部安全法令》,同时,他还建议废除《1984年印刷机与出版法令》中每年更新出版与印刷机准证的条文,这对我国媒体自由进程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但是,没有钢索之后的演出,才是挑战的开始。

台湾在1988年正式解除报禁,报纸不仅不再需要受限于张数与印刷,准证亦不再受限,台湾媒体大鸣大放的时代终于来临,但是,就在报禁解除短短20年内,台湾人就见证传统媒体如何从荣景走向没落,恶性竞争最后牺牲的不仅是媒体工作者的薪资、福利、工作质量,还将新闻理想一并埋葬。

借鉴前人,就是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先不管纳吉政府废除每年更新准证条文之后,是否会有其他限缩媒体空间的法令出现,马来西亚传统印刷媒体(电子媒体因为不受出版法令之限制,本文暂按下不表),尤其是不受政党直接控制的媒体,从此再也没有所谓“走钢索”高难度演出之必要,那么,传统媒体是否能够跨出自我限制推动我国媒体真正自由竞争,不再一家垄断,让百家争鸣,媒体事业百花齐放?

不改变就等着被取代

在解除报禁之后,台湾报纸的言论愈加多元,媒体自由进一步催化台湾民主自由、转型正义;也因为准证限制之废除,各家意见自由阐述,报纸数量激增,阅报率却呈下降趋势,广告收入大幅缩水,到近几年记者还要兼跑业务配合新闻(简称业配新闻),直接葬送媒体的公信力。

台湾报纸虽然称不上本地中文报业瞻首的领头羊,但持平而言,无论是整体写作素质或编采处理,台湾印刷媒体都要比本地报章之素质要高,他们尚且陷入窘境,我们又如何能够不引以为鉴?

在媒体大鸣大放的年代,论述不再由几家与掌权者拥有密切关系的报纸垄断,过去一贯的诚信、正义之谎言自然容易戳破,传统媒体因此更需要重新定位,以新的态度面对转变,否则必然面对淘汰的命运,尤其是“走钢索”的悲情论述不再管用之后,媒体内部如何从自我审查中解放出来,至为关键,否则老牌印刷媒体只能等着被其他后来者取代。

这些取代者不一定是网络媒体,因为网络媒体在网络覆盖率低、连线又慢的马来西亚毕竟有其限制,后来居上者可能是其他报纸,如《苹果日报》之于台湾三大报。

告别昨日迈向未来的政治

以9月16日各大报头条处理的方式来看,纳吉政府这次很难U转,他的改革诚意无论是真是假,我们至少离开了箝制人民半个世纪的《内安法令》,分别在1964年、1969年紧急状态下开始使用至今的《紧急法令》也宣告终止。换言之,马来西亚政治经历308海啸刷洗,国阵政府这一次总算正面响应海啸冲击,长久来看,对我国民主发展而言绝对是佳音。

在台湾,小蒋隔代继承父业,马来西亚的纳吉一样是隔代子承父业,一步步踏上相位,无论历史评论如何,以目前状况来看,两个儿子都在任内打开民主自由之滥觞,但是,两个国家所面对的际遇未必会一样。

种种不公平法令依然存在,马来西亚现正处在解严、报纸准证锁喉法令解除之际,政治人物以及公民的智慧,将决定马来西亚是否重蹈台湾的民主路程。

台湾非主流媒体兼社运人士孙穷理曾经与我形容,台湾在党禁、报禁与解严“三禁”解除之后十余年,社会在各种冲击之中前进,在蓝绿持续口水恶斗的情况下,民众反而渐渐厌倦了台面上的尔虞我诈,因为曾经压制人民结社、言论自由的“三禁”已经解除,整体环境相对有所改善,政权有没有轮替已经不再重要。

所以,到2000年代表民进党的陈水扁在蓝营选票分裂的情况下当选,完成第一次政党轮替时,激情已然不再。反而是到2004年总统大选前夕的319枪击案,才真的让台湾民众感到震撼,令民众震撼的是民主进程尽然走到如此险恶的地步。

台湾明年一月就将举行总统大选,而他们早在2008年就已完成二次政党轮替,走过民主转型期;在野党若要避免民众的激情过早消耗殆尽,以致于民主转型胎死腹中,就必须认真思考前路何方,正如报章媒体无法继续贩卖“走钢索”的悲情论述,在野党政治也必须思考迈向国家转型正义,与口水政治说再见,为即将来临的政党轮替与新政府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