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乃区州议员辩论柔佛州2016算案稿:

 

代表士乃人民感州政府不政治意的不同,尤其是落实全州公共交通课题上接好的建是成熟政治的最佳体

 

州议会是柔佛州民声的最高殿堂,我们所有人作为州议员,不是为了自己发声,而是为人民发声。因此,我希望我们在这里的民主辩论,也一直延续到议会外。在美嘉乐花园发生的不民主事件,不应该再度发生。

 

柔佛州应该是全国14州的民主模范,但是,我们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承认州反对党领袖的地位。

 

我这次一共有四个主要政策议题与一个选区议题,希望柔佛州政府可以正视。

 

议题一:公共交通

 

我仅此感谢柔佛州政府在2016年预算案中拨款在四个地方政府设立免费巴士服务。这个做法立意良善,但我更希望,这个服务不限于柔南,虽然士乃居民也获益,但我认为,免费巴士服务应当扩展至全州,让峇株巴辖、居銮、麻坡、昔加末等二线城市都可以享有该服务。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州政府公布究竟准备了多少辆巴士,以及计划的详细花费。我希望这项服务可以持续一直到全州人民都享受到免费巴士的服务。

 

无论如何,在规划巴士路线方面,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市场需求来设计路线。我希望规划单位可以依据需求来设计路线。其中一个参考的模式,就是新加坡陆路交通局最新推出的Beeline服务。

 

公共交通规划的方向日新月异,若要让柔佛州的公共交通服务更上层楼,我建议我们有必要在州议会底下设立一个公共交通特别遴选委员会,让朝野议员可以更细致的讨论公共交通课题。因为公共交通课题实在太浩瀚,从管理经营模式到股权、规划、实践等等课题,这些课题实在很难在一年只开不超过20天的州议会里深入详谈。

 

除了在四个地方政府落实的免费巴士服务,我们也不能忽略双轨铁道工程。根据目前在好几个地点展览的计划书,士乃将会重新设立一个站点,有鉴于士乃目前急速发展,这个决定可说非常切合时宜。

 

更重要的是,我认为柔佛州是全国最适合发展以铁轨为主力的公共交通系统的州属。

 

从金马士到新山,我们拥有超过100公里的铁轨,但是,从2013年起,我们搭乘火车的人数,却每况愈下。因此,我们有必要规划一个更完善的铁轨运输网,确保全州所有的城市都连接起来。这个不是不可能的任务,因为我们现在都已经有了连接PTP港口和柔佛港的铁轨运输线,我们应该建多几条连接东西城市的路线。

 

试想像,从峇株巴辖、居銮到丰盛港,麻坡到永平,都有火车服务,更完善的公共交通,不仅降低许多家庭的交通支出,也会降低做生意的运输成本。

 

我非常重视交通议题,因为交通支出对收入2000令吉到5000令吉的家庭而言,是一项沉重的负担。为了工作,必须买车,要买车就要借银行贷款,在油价、利息节节上升的情况下,大家的购买力每况愈下。

 

议题二:经济不景(豁免小2016

 

经济议题是我第二个要在此次议会辩论提的课题。

 

眼看全球经济不会在短期内回到2008年经济危机前的水准,政府理应扮演刺激内需的角色。政府不是私人公司,盈利不是目标,政府的目标应该是人民收入高,人人都能找到工作,生活安乐。

 

因此,我建议政府应该考虑豁免所有小贩2016年的执照费。有些小贩在好几个不同市议会管辖的地区经营生意,他们一年不是要缴一张执照费,而是好几个市议会的执照费。在经济不景,特别是消费税落实后,市场消费活动减少,所有的家庭减少开销,但是,小贩没有登记消费税,不能把消费税转嫁在消费者身上,就算他们起价,消费者也降低购买数量,最后无论怎么样,小贩都首当其冲。

 

因此,我希望州政府应该考虑减免小贩2016年的执照费,协助他们度过经济难关。

 

议题三:城市生活素民窟与新柔堤)

 

第三项议题是城市生活素质。柔佛州是一个高度城市化,70%人口居住在城市的州属。在高度城市化的情况下,生活素质成为重要议题。

 

我仅此感谢州政府有意解决贫民窟的问题,但是,我认为,我们目前所面对的贫民窟不是从前所谓的贫民窟,不再是居民自己自建的木屋区,而是政府或私人发展商制造出来的贫民窟。

 

在古来林贡颜组屋区,有一栋整整有18个单位空置,但不是真的空空一无所有,这些被荒废的单位,都堆满垃圾。假设有火患等不幸事件发声,这些堆满垃圾的单位恐怕就是威胁居民安全的肇因。

 

我仅此建议州政府,买下这些弃置单位,整理干净,租出去给需要的人。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应该聘请当地居民成为清洁工人,尤其是在低收入户聚居的地区。例如我刚才提的林贡颜组屋区,依然还有许多失业、待业的居民,有人也想找一份清洁工,但是,就连他们住家周围的清洁工作都没有人做。

 

在槟城,威省市议会收回所有的清洁合约,自己聘用清洁工人,每月最低薪资1500令吉,当地人抢着工作,也努力工作,因为那是他们自己的地方。因此,政府不仅创造了就业机会给本地人,也让环境更为清洁。

 

生活素质不能够用收入来衡量。我已经数次提起新柔长堤阻塞问题,这一次没有例外。

 

在两国政府都拿不出立即解决方案的情况下,长堤塞车情况日益严重,我仅此促请州政府尽快与联邦政府商榷,建造一个有盖人行走廊,如果州政府、联邦政府有心做得更好,应该建设电动人行步道,缩短行人步行时间。

 

长堤塞车问题严重影响许多柔南家庭的生活素质。他们被迫凌晨5点出门,晚上9点才回到家,起早摸黑,是赚很多钱没错,但完全没有生活品质可言。

 

目前为止,令吉币值节节败退,到新加坡工作的马来西亚人就愈来愈多,与此同时,新加坡还调整了“进步薪金模式”下的清洁工薪资,提高到新币1000元,试想像多少人为了找一份比本地工作机会薪资更好的工作,宁愿每天塞车来回。

 

长期而言,我们当然应该以发展经济,吸引大马人回流,解决这个问题,但短期而言,我恳请州政府以及联邦政府优先关注长堤阻塞问题。每天塞在长堤,浪费大量时间,是导致柔南许多家庭生活品质低落的一大原因。

 

假设我们能够减少每天进出的私人交通工具,鼓励更多人使用公共交通往返兀兰,执勤的移民厅官员也得益。因为目前每天在关卡车辆通关处执勤的移民厅官员只能坐在窗户大开的通关柜台,愈多车辆塞在关卡大厦内,空气品质就会因为车辆排放的废气而恶化。最后,排队等通关的人等得很累,值班的官员也不好受。

 

议题四:步州(移工/外籍工与农业课题

 

我希望柔佛州不仅是一个繁荣的州属,更是一个进步的州属。从政策角度而言,何谓进步?假设我们用移工/外籍劳工来举例,所谓的进步,就看我们的政策与对待这个群体的态度。

 

根据上一次会议我所拿到的答复,柔佛州目前共有28万8000名外籍劳工,当中高达三分之一来自尼泊尔,印尼籍9万5488人,孟加拉籍1万9000人,越南籍1万5000人。

 

当中重要的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么多外籍劳工?柔佛州人口不过300多万人,但外籍劳工人数就差不多等于我们人口的十分之一了。如果与全州的劳动人口比较,比例又是多少?

 

我不同意联邦政府目前的外劳政策。但我也认为,我们必须捍卫外劳的基本权益。外劳是人,不是机器。州政府应该至少确认所有被用作外劳宿舍的房子、店屋符合安全要求。

 

除此以外,外劳集中居住的地区总是出现清洁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不过是教育和执法问题。倘若地方政府有意执法,且使用外劳明白的语言教育他们,我相信所谓的整洁问题根本不应该出现。例如说,在士乃工业区有一家工厂每个星期一都必须面对肮脏的环境,因为住在附近的外劳总是在前一晚的夜市,买了食物之后在该工厂外饮食。

 

假如地方政府真的有意解决这个问题,我看不到有任何障碍。

 

柔佛州是国内重要的粮食生产州,我们生产的粮食不仅供国内食用,也供邻国。大量的粮食生产输出有赖一直以来,努力不懈在土地上耕耘的农夫们。

 

但实际上,他们当中许多人连自己的农地都没有。因此,他们只能跟人租地,一年或两年。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自然不愿意,也不敢把钱投资在土地上,投资在购买更好的农具上,没有人会在农耕土地都没有确定的情况下,大笔投资。

 

这个问题在菜农,古来的菜农当中尤其严重。我希望这份预算案列名通过的4213个农地申请,确确实实是批给真正在耕作的农夫,不是靠出租农地赚钱的中间人。

 

议题:士乃的交通阻塞问题

 

交通阻塞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士乃、古来居民的一大问题。交通阻塞不仅发生在新山市区和新柔长堤,每一天傍晚,士乃市区都会面对塞车问题。

 

例如说,两个礼拜前,一辆大型罗里在士乃大街RHB前抛锚,占用了一条车道,结果大塞车,车龙回堵至沙令,整整五公里长。

 

除此以外,每天傍晚六点,士乃工业区的上班族准备回家,都一定会塞在士乃大街,浪费很多时间。

 

目前的问题时,私人车辆愈来愈多,但我们却没有替代方案。我希望原定在第十大马计划下的替代道路,尽快落实。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