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學姐陳慧嬌所言,“我們”的母校何其有幸,竟然在這一波主流媒體與網路媒體的論戰中,被餘火波及。足見政大傳院、新聞系的影響力深遠,所以儘管是國陣政府不願意承認的文憑,在中文媒體圈,卻還是招牌一枚,是眾人有所期待、期許的一張──文憑。
不幸的,我沒有像一眾非常有勇氣的學長姐、同學以致於學弟妹一般,加入主流媒體,承受主流媒體的束縛與侷限,必須在阿諛奉承和批判之間抓住平衡。是的,正因為我所在的網路媒體不受管,所以我才可以這樣“大放闕詞”,去設想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批判我們自己與同行做了什麼。
不然,這個中文媒體圈應該只有一種“主流”聲音,不是嗎?可能是主流媒體的政治正確,也可能是主流政治的政治正確。
新首相到訪,誠如我某位非同根生的友人所說,“首相到訪,總該有點禮貌是吧?”是的,是的,這可是當然,新首相到訪,紅地毯迎接當然必要,電腦桌面換上首相玉照也是最好。
只是,作為堂堂發行百萬的大報,也有無數政大新聞系或傳院的菁英人才,為何獨獨忘了,是否應該“禮貌性”的探問一下首相口風:“最尊敬的拿督斯里,請問接下來幾年,有無可能檢討《1984年印刷機與出版法令》?”
如果自己都忘記身上套著枷鎖,也不想方設法去爭取剪掉枷鎖,難道等我們這些小眾非主流偏頗不中肯的網路媒體號召百萬網民革命起義,為主流媒體工作者爭取新聞自由嗎?
親愛的學姐與學長,我不知道台灣的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給了大家什麼啟發,我只看到台灣這一路走得不簡單,總得有人願意領頭當壞小孩。我可從沒寄望或希望馬來西亞的主流媒體出個為爭取言論自由而自焚的鄭南榕,但堂堂大報怎麼連個問《記者,你為什麼不反叛?》的林照真,或者敢於替戰地弱者代言的張翠容都沒有。
就如所有愛好和平者所言,馬來西亞政治的精神就是協商,所以,我們犯不著賠上性命,只為了爭取一個吃不到摸不到的新聞自由或言論自由,這樣實在太暴力。
所以,我們問個問題總行吧?問個問題不需要動用汽油彈自焚吧?
陳慧嬌在4月14日的《星洲日報》溝通平台說“與其一味批判,不如多費些新思想想:我們如何替現有的社會,找出使社會更美好的方式。”
學妹不才,想了老半天只想到,如果下次我沒被禁入首相的記者會,我會替一眾主流媒體探問首相口風,“首相,請問什麼時候要檢討、廢除《1984年印刷機與出版法令》?”
在這個國度裡,所有新聞工作者應該很清楚,新聞自由不是上天的甘露,會如午後雷陣雨般降落人間,這裡是自由的沙漠,倘若不希望渴死在沙漠裡,請自己找到綠洲或者開闢綠洲。
一直躺在沙漠裡嚷著無水,只是讓人更快渴死而已。